拍。蘭陽博物館

久久失去興致將出遊照片於部落格分享
這午曬著灑進房裡的暖陽,悠閒聽著音樂,慢慢找回以前感覺...
















後記:
出遊當下以手機拍了張全景先PO到PLURK上,有朋友於是提起:「覺得現在的建築設計非常凌亂,凡事都講究設計感,但是經過不同的人設計之後,於是常會在地球表面上看見莫名其妙的建築物,和當地的人文風情,反而顯得非常格格不入」

確實,初瞧見,我也感到有份突兀,事後查了查網站資料才知道「蘭陽博物館」的奇特造型,原來是呼應著東北角特有「單面山」地理景觀。(點按連結,你會看見博物館的外型,與實際的地形有多麼地相似!因著此點,多少也讓我因著設計者,有所體察地方特色,而讓人感到欣慰)。

但為什麼,在我們面對台灣越來越多拔地而起的「特色建築」時,仍會產生「設計感凌駕於人文內涵之上」的「莫名其妙」與「格格不入」感呢?

話說,台灣建築的「醜」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,雜亂,毫無特色、風格,政府缺乏魄力與前瞻性進行大規模都市更新才是問題所在,即便近年無論是公營或是私營單位,更加重視建築設計的重要性,但台灣整體環境營造,仍然處於拼貼般的「各自為政」狀態。若真要說台灣某個地方的建築有其獨特特色,那麼金門或許尚且符合標準,而九份則因山城的封閉性而至少保有著些許特色風貌。然,台灣本島其他地區,幾乎實則散亂著各種形態樓房,嶄新辦公大樓旁可以是鐵皮屋,整條巷子的公寓外觀可以有磚紅,有泥黃,有灰白,有突出的擴建,有高起的違章,有舊式鐵窗,有新式鋁窗,還有打掉陽台封起玻璃屋等等,一片亂象加上橫豎林立,前後層疊的招牌,整體成就了台灣的街頭巷尾風景。

回到朋友提出的看法,我認為,問題不在於「設計太怪太新潮太突兀太格格不入」而是政府以為這就叫做「建設」的誤解,以為「以設計為名」就夠跟得上時代潮流,以為花大把銀兩就可搞出政績,以為「吸引外來客觀光」比「改善當地環境品質」還重要的表面思考,這才是最最叫人無奈的地方。

Comments

星子 said…
關於台灣建築物的凌亂,其實在某些建築論述上也是一種特徵,若回歸到建築本就是人類為生存所發展出來的空間,這些違建其實乃是自然形成的一種有機建築 以上是在某堂課聽到的一些內容,給大家參考...^^
BG said…
Dear
謝謝你的補充,
很有意思也值得我多再想想的觀點:)
Anonymous said…
dear,真是好看的照片!我很喜歡黑白色調~~
最近看了你不少好文,尤其是早期的,好精采~~
BG said…
以前的我有意思多了,真不懂怎麼越活越退步
crumb said…
你文章的第二段 關於突兀
我也有同感
但是對這個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卻一點也不感到欣慰
我甚至認為這是近幾年被過份高估的作品
[因為這個理念是後設的, 好像預先定了一個"這次玩看這個吧", 然後再找尋一個脈絡去把它合理化一樣]

我不懂為什麼, 好多人欣賞這個建築?
我過來你這裡, 就是為了那少數的聲音.
感謝.

Popu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