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自助旅《序》


第一次自己出國,第一次自助旅行



從大學時代之後,再也沒出過國的我(並且從來也沒自己出過國的我),在2013農曆年前,規劃了一趟「四天三夜香港自由行」。

這趟旅程,從做出決定之後,行程準備時間不到一週(其中若扣掉等待機票與酒店確認,真正實際準備時間只有三天),說來倉促,不過我想時間一多,大抵也只是給自己更多拖延餘裕罷了。緊迫點好,人就會逼自己拿出最高的辦事效率 :)

就是想去香港

說起香港,這個從小到大,看港片都看到已經彷彿相當熟悉的城市,一直就是我想前往的地點。擁擠的市道是我想帶相機去拍的,傳聞的美食是我想親自去吃的,那些琅琅上口的地點...銅鑼灣,尖沙嘴,油麻地,旺角...等等等是讓我想親自置身其中的,即便世界再大,美景無盡,但心裡就是始終有「香港不去不可」的想法縈繞。當然,身為一個語言文字與台灣相距不多,交通便捷,旅費不高的城市,對自助旅遊者來說,更是相當適合作為「第一次練習」的旅遊地點。





香港自由行,行前準備

說起來,香港是如此容易旅遊的城市,但也不是飛機飛過去,什麼功課都不做就好。自助旅遊好玩的地方就是在於自己摸索的過程,在準備的時間裡,除了先上網做香港入境登記(網站上說要出發前八天登記,但其實不需要,如果你的登記資料沒有什麼問題,基本上即便是三天前也是OK),手邊備上一份「香港地圖」(通常訂機+酒旅行社會給),香港地鐵路線圖,再參考一下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網站資訊,基本上前往香港旅遊,就可以大致描繪出一個輪廓了。

在「吃」的部分,除了可以參考一些台灣部落客寫過的介紹文之外,我則另外搭配了OpenRice開飯網 (類似台灣的愛評網),將部落客介紹過的店名或自行以區域(例:旺角/中環等)去搜尋店家在當地人口中實際評價,並且獲得(店址/分店資訊/營業時間)等更明確資訊,以便規劃入旅遊路線與時間內,算是給予我很大參考價值。 

在「行」的部份,則只需搞懂要如何購買「全日通,八達通,機場快線」這幾種旅行常用票卡就可以了(當然也不是每種都必須買,端看你自己的行程規劃而定),基本上香港交通十分便捷,巴士電車的資訊也都很清楚,所以實際到當地之後,你會發現很容易搞懂,是對旅客非常友善的城市,我深深覺得比台北好太多!(雖然我先前對這部份最為擔心,因為本人相當沒有方向感啊)。

在「錢」的部份,可先在台灣的銀行去換些要帶去花用的港幣(畢竟入境你就要買些車票之類的東西),也記得打電話給銀行確認自己的金融卡是否有國外提領功能,以及是否已經開啟提領密碼 (跟一般你在台灣領錢的密碼不同,要去ATM做設定),然後如果家裡有寵物植物需照顧的話,交代家人或朋友幫忙~就可以安心出發啦!

善用書籤工具,讓你把旅遊資訊帶在身上隨時查

消化各方資訊之餘也要善用~我自己特別想推薦的是:將這些資訊以瀏覽器存成書籤 (推薦使用「Pocket」(安裝方式可參考這篇) ,然後在手機上安裝Pocket APP,就可將這些資訊同步到手機裡,最大特色是可提供你到旅遊地使用手機「離線閱讀」(因為畢竟不是處處有網路呀)!(操作方式可看這篇),這就好像帶了一本旅遊書在身上,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看,超級方便!以上,大概就是我的行前準備工作。

PS:其實香港對旅客的網路環境建設也比台灣好很多,我之後的遊記會再補充~

以下抓出重點連結:

台灣居民網路預辦香港入境登記:網址點此
香港地鐵路線圖(含票價查詢功能):網址點此
香港地鐵(港鐵MTR)官網:各類票券參考手機APP程式下載
香港旅遊發展局:網址點此 (網站做得非常好,吃的玩的行程規劃通通都有了)
OpenRise開飯:香港餐廳指南



▲只帶了一個小登機箱,行李力求簡單,骨刺之人如我,實在無法拿重物,要是在香港痛起來就完蛋了!(最後我還把我的電熱敷墊給帶著,每天回飯店都會熱敷一下,不然腰會受不了)


▲隨身藥品,棉花棒,牙線,OK繃這些小東西很容易忽略,利用網路上找的行李核對單,可以幫助自己確認沒漏掉一些該帶的東西


▲到香港了!坐到一班貼了一堆食物圖片的香港地鐵,真好看啊!


▲香港之行下榻飯店是位於上環的Ibis宜必思 (Tripadvisor網站上的評價普遍不錯,全球連鎖化經營,品質有一定水準,同時也是超值的平價商務酒店喔~)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